医学院生有时而价无限——“为无语良师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2-07-11              阅读人数:77      作者:沈晰、蓝川卉

虽然目前我国的器官、遗体捐献事业得到相对快速的发展,但是实际上完成捐献工作的比例还是很少。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参与到这个公益事业中来,了解社会上人们对于遗体捐献工作的认知程度及捐献意愿情况,为‘无语'良师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丽水市进行了有关遗体捐方面的实地调查与宣讲活动。通过面向医护人员和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校园采访、公众号运营、制作宣传册、联合当地红十字会等多种方式调查大众对大体老师现状的认知度,并普及遗体捐献知识,进一步推动遗体捐献事业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202261日到628日,16名来自丽水学院的志愿者秉持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传遗体捐献感人事迹来唤起公民捐献意识,用爱心和奉献让生命延续。至628,据统计团队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宣传册100余份。

微火成炬,大爱相传

丽水学院医学院为‘无语'良师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校园内面向医学生群体开展关于大体老师的调研。

612日上午,丽水学院医学院为无语良师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访组成员采访了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魏兴炜,他曾任系统解剖学的课代表一职。采访过程中,魏兴炜表达了他对大体老师崇高敬意。当谈及大体老师对其学习的帮助时,他用亲身经历来说明书本里的模式图始终都是抽象的,只有自己亲自接触大体老师,才能更好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他表示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有关大体老师的知识普及活动,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这些“无语”良师。

在与魏兴炜的采访结束后,采访组成员与陈世新老师进行了交谈。陈世新老师是我校资深的教授解剖学课程的老师在陈老师对大体老师进行详细的介绍后,采访组成员深刻认识到大体老师对医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和医学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队员们也了解到目前遗体器官捐献受到巨大的阻力,其中主要是社会观念的桎梏,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器官遗体捐献。

同日下午,采访组随机采访了丽水学院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遗体捐献的渠道,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遗体捐献知识尚未普及,遗体捐献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走进红十字会

20日下午,在院团委的帮助下,采访组联系到丽水市红十字会,进一步了解丽水市遗体捐献的具体情况。

采访组采访了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协调员周峰老师,在遗体捐献工作上周老师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周老师表示遗体捐献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更多更广的宣传。医学医疗方面供不应求,随着医学院校扩招,人体解剖标本存在很大缺口。通过大数据分析,遗体捐献以老年人为主,低龄遗体捐献数量非常少这对于医学研究是很不利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大体老师身体构造会出现一定差距,因此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遗体捐献事业缺乏专业人员配备,遗体捐献协调员数量较少。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尚未建立补偿机制。最后,周老师也真诚地呼吁更多市民加入遗体捐赠队伍中来。与周老师深入访谈之后,团队成员对遗体捐献工作开展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身体力行,调研实践

团队在晚自习课间问卷调查组进入各班教室发放问卷,了解了医学生对大体老师现状的认知程度。

628日,在针对学长学姐的调查问卷中,中瑞19级虞柳清和张莉两位学姐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认为人其实是有选择自己死后的权利,可以选择土葬,火葬,撒向大海或者捐献等等,所以无论做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平等,而大体老师却迈出了常人所不能迈出的那一步,主动为医学事业献身,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很多学长学姐们对于捐献的知识有着更多的了解,对于以后是否成为捐献者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

这次的实践让团队成员通过普及大体老师的相关事迹及知识,提高人们对大体老师的关注加强人们对大体老师现状的重视。同时也发挥了医学生的专长,提高医学生以及非医学生群体对大老师所做出的贡献的了解程度和共情程度,加强医学生对大体老师现状的认识,培养人文情怀,为医学生的学习提供质量保证,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医学生可以成为拥有良好品质的医学人才,为社会做贡献,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