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共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试点推广有机绿色小吃——绿豆腐
发布时间:2017-07-11              阅读人数:31      作者:

茎叶盈香溢远清,虽非嘉卉亦含英。青浆凝作脂酥润,绿冻裁成软玉莹。触手已堪消暑去,入唇直觉沁凉生。与君坐语无觞饮,聊致冰心共碗盛。” 7月1日上午,与民共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体队员从丽水学院出发前往官岩村,展开了一场关于绿豆腐的奇妙之旅。

据了解,绿豆腐是浙江南部地区温州丽水一带常见的传统小吃。绿豆腐在温州地区俗称豆腐柴”,其制作原材料为一种野生灌木,而这种灌木在浙南闽北一带的山野里虽算不上是满山遍布,但也算是常见之物,当地人称之为豆腐柴。有关研究人员对豆腐柴枝叶进行了营养学研究,发现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3.39%,果胶含量高达17~19%,乙醇可溶物(包括色素、糖等)为22.36%,纯纤维素为25.71%,灰分为8.25%,另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此外,豆腐柴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功能,还是盛夏防暑降温的佳料和纯真的自然绿色食品,更是提取果胶的好资源。

绿豆腐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谓是山中之宝。然而当下的绿豆腐“养在深闺人未识”,长期以来只是作为山里普通人家偶尔食用的一种小吃,并未走上正规的餐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生态学院朗法勇老师发现了这味被世人遗漏的美食后,便致力于对传统绿豆腐进行改进和推广。“这不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想将这个项目继续下去,还需要长期跟进,从长远角度展望,才能更好的达到传承推广绿豆腐的目的。”郎法勇在会议上,向全体队员特别强调道。

队员们从莲都区附近的山上收集回豆腐柴苗后,再在大棚扦插生根,送往村民家中,希望借此来向村民宣传推广现代技术应用下的豆腐柴。“现在的绿豆腐原料皆采集于一些传统草木灰,村民也还仅限于去山上采摘野生的豆腐柴叶,并不知道豆腐柴也可以用扦插的方式繁殖。同时,我们现在广泛应用的化学制品比草木灰更加经济有效。而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农户学习到这种更加简单便宜的制作方法,以此来将绿豆腐广泛推广。”朗法勇深知农民的需要,处处为村户着想。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短暂地暑期社会实际仅仅是推广绿豆腐的一个起点,未来,还需要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力量去完善、推广绿豆腐等有机绿色小吃。

据悉,与民共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丽水市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不谋而合,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重要思想紧密对接,贴近民生、体察民情,充分运用生态学、化学、林学等专业知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独特风采,及化理论为实践、化生态为经济的求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