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为了解各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7月5日至29日,教师教育学院“促进新型城镇发展,兼顾传统建筑复兴”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分别回到自己家乡所在地,围绕城市发展变化、住房保障以及城镇化进程下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方针政策,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该是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为了做好此次实践调研活动,团队于7月初开始搜集了各地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各类报道资料;拍摄了浙江各地城镇外貌,以及古建筑,仿古建筑图片;了解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以及情况,为实践的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了探究最基层的村镇以及街道社区的新型城镇化情况,7月8日至9日,团队成员设计调查问卷,对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分类,并进行模拟采访以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7月10日,于线上开展了具体的采访调研工作分配的会议,成员各自选择了任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7月11日至17日,于浙江舟山、宁波、丽水等地摄制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的采访视频,并对视频进行了后期处理。期间,成员采用视频通话的形式采访了其所在村子的村书记,了解了乡政府对该村传统建筑的保护措施以及应对洪涝现象采取的行动。
此次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家乡,以全新的状态来了解家乡,从更深层次挖掘家乡的发展状况。同时使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民生动态,切身体会政策的落实效果,在过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也让社会看见来自新一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